•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中国经济网: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生深入农村把脉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2-07-30 阅读:

中国经济网武汉7月19日讯(记者魏劲松 柳洁、通讯员刘明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怎么样?日前,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21名社会实践队员带着这些问题来到革命老区红安县七里坪镇的各个村庄,开展“留守”儿童生活现状问卷调查活动。时值盛夏,烈日当空。他们头戴斗笠,身着统一的队服,爬山越岭、走街串巷的走访调研,在骄阳下晒得满头大汗。

走访100名留守儿童涉及21项问题

此次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发放调查问卷为主,以便于了解留守儿童的个人心理情况、生活情况及学习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状况、教育状况、想法及意见等六个部分,涉及儿童的居住环境、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受学习和社会的关注度等21项问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21人的实践团队被分成四个调研小组,调查走访了七里坪镇草店村、八一村、杨山村等十余个村庄,主要向留守儿童家庭发放调查问卷,宣传有关留守儿童的知识并进行了交流。同时,他们还向当地村民询问了对“留守”儿童的看法及如何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建议。

带队老师、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喻俊告诉记者,通过几天的走访,他们共对100名留守儿童做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统计和分析。调查中发现,部分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业失教、行为失控、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一系列问题。由于生源逐年减少,村里面的绝大部分学校都与镇里的学校合并办学,不少留守儿童不得不在七里坪镇的学校集中读书,由于村庄离学校较远,且没有校车能接送,不少“留守”儿童选择了外出打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留守儿童潘洋,今年刚满12岁,在七里镇中学读初二,平时喜欢跳绳,能独立照顾自己,会洗衣做饭打理家务。潘洋说,“父母带着弟弟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有爷爷、奶奶和一个叔叔;奶奶是聋哑人,叔叔因为一场车祸中,造成身体高位截瘫,出事至今在轮椅上度日,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爷爷一人的身上,家里负担很重”。潘洋只要放假在家就会帮助爷爷做些农活,照顾家人。

调查发现近半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

调查小组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等进行问卷调研,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得知,留守儿童在对自己性格特点的问题上,认为自己性格开朗的有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8%;认为自己性格内向的有2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认为自己性格任性的有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认为自己性格暴躁的有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认为自己性格柔弱的有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调查显示42%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

调查数据还显示,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8%,达一半以上。由于监护的责任不明确,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在问到父母一般多久回来一次时,有26人表示父母一到三个月回来一次,占调查总人数的26%;有14人表示父母三个月至半年回来一次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4%;有48人表示父母半年至一年回来一次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8%;还有12人表示父母一年以上回来一次,占调查总人数的12%。调查显示,60%的父母半年以上回来一次。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在调查留守”儿童是否想念父母时,有64人表示经常想念,占调查总人数的64%;有35人表示有时想念,占调查总人数的35%;有1人表示不想念,占调查总人数的1%。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造成留守儿童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加之农村现有社会体系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照顾不多,他们依恋父母的情感很难得到满足。

“爸爸妈妈有好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我希望他们不要外出打工,快点回来,我很想他们。”留守儿童蔡鑫伤心的对调研队员说道。实践队员发现,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家人,特别是父母的关心和关爱,不少留守儿童存在“留守”综合征: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

代监护人江奶奶饱含深情地说,“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外出打工挣钱,这都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为了孩子的将来。”

留守儿童作为当今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实践团队负责人李欢告诉记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留守”儿童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让社会多了解他们多帮助他们,让“留守”儿童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链接:http://district.ce.cn/zg/201207/19/t20120719_23506047.shtml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