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中国教育报:武汉3名大学生追访环卫工人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2-09-24 阅读:

每天6点起床走访调研,发放防暑小册子、风油精——

武汉3名大学生追访环卫工人

■刘明杨

“他们是生活在环卫一线的普通环卫工人,平凡的背后藏着感人的故事。”暑假期间,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3名大学生走访了武汉市环卫工作一线的环卫工人,日前,由这3名大学生撰写的近万字《环卫工人物志》出炉,发布后引来该院师生热捧。

暑假期间,该校制药专业2010级学生黄琪佳和两名护理专业的同学,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在武昌、洪山、江夏等地区走访了近300位环卫工人,跟访了十多名典型的环卫工人,走进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挖掘他们背后感人的故事,将这些环卫工人生活状态客观地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被称为“城市化妆师”的工人的真实生活。

“这部人物志既是对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我们接触的近300名环卫工人群体形象的一次集体展现,我们期望通过对他们的专题跟访,尽我们所能帮助这些环卫工人。”小组成员包雨薇说,《环卫工人物志》中的人物主要是他们在前期“关注环卫防暑现状普及科学防暑知识”暑期社会实践中,通过做问卷和与环卫工人聊天了解到的一些典型人物。

“阿姨,你们平时都是怎么防暑的?”3名大学生最初来到武汉市江夏区环卫所调研环卫工人防暑现状。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活跃在武汉市纸坊、庙山、洪山等地区的各个街道路口,只要有环卫工人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

由于3名大学生是学护理和制药专业的,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给环卫工人讲解防暑药物的使用以及科学的急救方法。活动前期,3人主要在江夏区、洪山区、武昌区的部分路段和街道对那些环卫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由他们自制的有关防暑的小册子并进行讲解,通过分析问卷深入了解环卫工的防暑现状。后期则是集中向环卫工人发放防暑药物,讲解科学防暑知识。

“他们中有的疾病缠身,有的家境贫寒,有的扫地时被人骂,但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工作,没有他们,城市不可能如此干净整洁。”在调研过程中,3名大学生看到环卫工人的工作,深受触动。

让包雨薇印象最深刻的是,66岁的熊爷爷,虽然年纪很大,但还在做环卫工作。熊爷爷告诉她,家里有两位精神病人需要照顾,自己年纪大了,只能做这个工作赚点钱,养活家人。在老人面前,包雨薇忍住了眼泪,但回去后和同学们一交流,很多女生都哭了。“通过聊天,我们觉得,或许每一位环卫师傅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故事!”这群刚刚进入大学不久的学生发现,平凡的环卫工人,原来是那么的勤劳、坚韧、可爱。

调研小组成员熊静说,根据了解到的环卫工人的作息时间,他们调整了自己的调研时间,每天6点起床,6点半就坐公交,分头去纸坊、庙山、流芳等地,然后一条街一条街地步行,遇到环卫工人就上前发放防暑小册子、风油精,如果对方有空,就在阴凉处聊聊天。一直忙到中午12点半,才结束调研回学校休整。

调研小组共收集了300余份调查问卷,和300多个环卫工人聊过天、送过清凉。“这件事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做问卷搞调查了,看着那么多环卫工人冲着我们笑得那么开心,我们心里好满足。”包雨薇说,大家只想为环卫工人们做点事情,让他们在炎热夏季感受到一丝清凉。

“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有区别的只是思想和情商。”在了解到3名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后,该院教师黄秋盈认为,这次走近环卫工人的活动,体现了大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当代大学生应该到基层去学习锻炼,撰写人物志很有意义。

《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24日第2版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9/24/content_78814.htm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