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记者 叶小军
元旦期间,穆蓓和褚砾为自己新近开张的服装店忙的不亦乐乎。在就业面前,这两位毕业生选择了自己开服装店,来作自己喜欢作的事情。
穆蓓和褚砾是城建学院应届毕业生,从去年秋季入学后,有创业冲动的穆蓓便开始在网上寻找合适的创业方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穆蓓和褚砾二人先后尝试过做韩国“木瑾花”服装的武汉总代理、北京一家西饼店的连锁、某教育网站的地区经营等,但都因资金和技术问题而未能如愿。经过多次的选择和市场调查后,穆蓓和褚砾最终选择开一家以年轻女性顾客为主要消费群的非品牌性服装店。
穆蓓和褚砾是同班同学,学的是工程造价专业。穆蓓表示:“大学里学到的更多的是学习和交际的能力,而非专业知识本身。而且自己从大一开始就有创业的想法,现在只不过正在实现自己的想法而已。”
一个月前,她们把开服装店的想法告诉了各自的家长。双方家长在确定了她们开店的具体事项后,为她们的创业提供了前期的启动资金。但他们同时也担心,女儿能否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接下来的大学学习任务。
虽然她们2006年6月将毕业,但她们最后一阶段等待她们的还有不轻的学习任务。据她们所在班级的素质导师介绍,“穆蓓和褚砾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都很好,我相信她们能很好地处理学习和创业的关系。”他同时称,已向穆蓓和褚砾订下了要求“期末考试必须达到班级中上等水平”。
从服装店店面的选择和租用、各种手续的办理到货物的供应,种种经历让她们感觉到“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选择开服装店并不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为了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积累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穆蓓对她们的选择充满信心。
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面前选择自己作老板,已与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签定就业协议书的石俊认为: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想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等到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资本后才开始考虑。
通过对一个毕业班的调查显示,该班44人中已落实就业的一半学生中,无一人有创业的打算。究其原因,家庭经济能力是毕业生不敢贸然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均表示,先就业再择机创业会比较稳妥。
对于学生自主创业,一教师认为,“每个人追求成功的不同方式,有人认为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种成功。她们选择自主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她们的老师,我很高兴,也非常支持她们。
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条件还不成熟的同学,在经过一定的经验和资金积累后再自主创业,可能更为稳妥。(文中学生系化名)
(责任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