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记者 叶小军
这些天,大学生沈良一直觉的很内疚,面对在他最困难时给了他最大帮助的师生,他一直想着怎么样去感谢他们,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谢。从去年十月开始,他开始接连患病,就在他哀怨的时候,身边的师生一次又一次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帮他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沈良是文法学院法学0306班学生,去年国庆长假后的一天起床后,他发现自己颈肩部剧痛。开始他也没太在意,觉的“落枕”过几天就会好的,可几天过去了,颈肩痛没见好。他赶紧医院检查,才知道已因“落枕”引发了“环枢关节半脱位”。
然而就在沈良专心治疗时,祸不单行的是他的左脚在下楼时崴了。为了早日治好病,他还是一瘸一拐地坚持去医院。可没几天,他感觉两腿沉重、关节肿胀,上下楼梯疼痛。医院“膝关节积水”(医学上称膝关节滑膜炎)的检查结果让沈良傻了眼。“我记那天是星期一,结果出来后我就被安排住院了,大腿都打上了石膏。”
疾病并没有因为这些而远离沈良。在医治过程中,沈良又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这让沈良一度陷入了绝望。
沈良的病情首先牵动了宿舍同学的心。在沈良被诊断为“膝关节积水”前,寝室的同学就常背他上楼、下楼。“我患病前体重近是120斤,而同寝室的张鹏才100来斤,背着我上楼时,问他累不累,他始终都说‘不累’”,沈良动情地说。在沈良住院的第一天晚上,同去同学邢杰、张鹏就陪沈良聊天。半夜,睡在病床上醒来的沈良,看着坐在椅子睡着了的他们,难以入眠。
很快,沈良的患病的消息传遍了法学0306班。当同学们纷纷要求去看望照顾沈良时,班委决定每天派两名男生前往医院照顾沈良,女生自愿。每天一大早,都有两名男同学坐车赶往医院,8点左右为沈良准备好早餐,也就开始了一天的“特别任务”。
由于双腿石膏厚重,病穿上的沈良下半身几乎不能动弹,生活也不能自理,大小便都要靠同学的帮忙才行。开始,沈良不太好意思麻烦同学,后来在同学的劝说之下他才放下包袱。可他却暗暗控制自己的食量,以至于大小便很久都没来过。细心的同学发现后,便强迫沈良多吃多喝。让这些独生子来这样照顾自己,沈良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晚上同学不回学校,就坐在椅子上看书、陪沈良聊天,困了就趴在床边小睡一下。半夜,他们会帮沈良翻身。“为了不麻烦我们,他从来都不主动叫醒我们,都是我们在小睡之后去帮他翻身。”一位曾几次前去照顾沈良的同学说。
班上的女同学课余时也会提着好吃的,隔三岔五地坐车来探望沈良。班上的王永欢本身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太好,平时在学校周边一家餐厅做兼职。可她得知沈良得病情后,利用自己打工赚的钱在超市买了猪蹄,托餐厅的厨师煲了汤,用保温盒提着热乎乎的汤给沈良送去。有的女同学为了给沈良带点乐趣,虽然嗓音不好但还是放声歌唱。还有很多女同学去时,还带着自己写好的祝福语,鼓励他坚持下去。
“想着白天不远而来探望的女同学,看着熟睡在我床边的男同学,寂静的夜里,我常一个人悄然流泪。我该如何报答这些可爱的人,这是我晚上常想的问题。”沈良说这话时,两眼通红,眼泪在眼眶直打转。面对记者,他转过身,试图不让眼泪流下来。
沈良的家在青海省的农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如今年事已高。家里的经济收入靠每年一季的小麦以及农闲时不顾年迈的父母在县城做小工赚钱。如今,因为沈良住院和治疗费等费用,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更不堪重负。
沈良的医药费开始靠家里借来的钱支付,但随着后来开销的越来越大,班费经班上同学同意也拿来做医药费了。法学0306班素质导师马晓峰也用自己有限的工资为沈良垫付药费,同班的汤桦雯则拿出自己的奖学金为沈良治病。“班上曾想过为沈良募捐,可被沈良以有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婉言谢绝了”,班长张盼说。
本学期开学后,沈良回到了学校。面对困难,沈良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什么都会好起来。他说,“是班级的团结互助让濒于绝境的我,重新找到了希望,我要谢谢他们,我为我有这样的同学、老师而感动,也为有这样的同学、老师而感到光荣。”
(责任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