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大通社记者王伟 李闻 记者 刘潇 摄影报道)“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选择;我是光荣的,因为我的职业;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学生。”“感谢资教,让我们拥有了施展才华、回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4月6日下午,“播种希望与未来——农村教师资助计划巡回报告会”在我校汤逊湖宾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优秀资教生王艳梅、李文、詹维、王丽芬以他们无悔的选择投身农村教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感人经历感动了数百名聆听报告的师生。
江汉大学的王艳梅在2004年毕业时,在身为教师的母亲的鼓励下毅然到农村执教,“资教生活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在教学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她积极推广普通话,帮老师们实现多媒体教学,和学生们和睦相处。2005年,王艳梅被评为当地“优秀教师”,并成为获得此荣誉的唯一资教生。“资教,让我的青春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更加绚丽多姿”。 出身于贫寒农家的李文,国家实施的“绿色通道”工程,使他顺利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师生的关心的让他无时感受到来自党和社会的关爱,毕业时放弃好的工作机会投身资教。执教期间,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素质。并将获得的5000元奖励用来资助3个贫困学生。“只要我们都付出一点爱,农村的教育就有希望,农村的孩子就有希望,民族的未来就有希望”李文同学的动情的说。 “是资教给了我机会,让我的爱和思想得以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升华”。湖北教育学院的2005届毕业生詹维在“资教的岁月里,总是被一些事情感动”,教学任务重,他没有怨言,他对自己说:“我是资教生,我能行”,他呼吁更多有志青年大学生“把爱的阳光撒向更广阔的农村教育”。
四位资教老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为资教学校和师生排忧解难。来自武汉工业学院的王丽芬上讲台时发现自己竟“教不了”初中生,她没有气馁,悉心向老师学习,执着快乐从教。“我心疼我的学生们,我要帮助他们”,她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运,光荣,幸福。 孙利生副校长代表校党委书记方思清作了重要讲话,孙校长说,这是一堂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教育课,他们是当代优秀大学生的缩影,中南学子要以他们为榜样,要把报告会与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教育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与会的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左其坤处长代表教育厅鼓励大学生投身农村教育,到基层接受锻炼,实现自身价值。报告会由校长助理、学生处长毕东岭主持,学工处、各学院党总支书记以及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会。 (责任编辑:刘胜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