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下乡支教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06-05-30 阅读:

新闻网讯(通讯员 臧红波 陈艳华 赵冬刚 摄影报道)5月28日,现代教育技术学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行12人赴湖北通山县德船小学开展支教活动。通过捐赠、参观学生教室、寝室,开展座谈会、走访特困生等一系列活动将党员的先进性落到实处。

据了解,此次帮扶活动共捐款2000余元购买了教材辅导书、学习文具,还捐赠了大量衣物,德船小学189名学生受益。

此次帮扶活动受到该校师生及该县县团委书记、镇团委书记的热烈欢迎及通山县电视台的关注。据悉,现代教育学院党支部将和德船小学长期结成对子,从多个方面加强帮扶支持。

大山深处的渴望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下乡扶贫助学活动侧记

通讯员 陈艳华

题记: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尽微薄力量。5月28日,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学院所有党员与先进积极分子赴省级贫困县通山县开展扶贫助学活动。

想到要去看望一群可爱的山里孩子与他们可敬的老师。大家兴奋得都没有睡好。28日上午7点30时,从武汉三镇赶来学院所有党员与先进积极分子准时聚集在学校门口。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安排后,一行12人在院党支部书记胡西林的带领导下,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了。

历时两个多小时,到了通山县城,在该县团委书记朱书记及通山县电视台随行记者的陪同下。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通山县偏远的德船小学。刚到村口,就听见响亮的鞭炮声,全校师生一百人,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

简陋的校舍,斑驳的墙壁,破旧的桌椅,孩子们单薄的身影,好多都打着赤脚上课,条件尽管艰苦,但看到的却是学生们渴望求知的眼神。一股暖流在心底缓缓流动,大家拿出带来的几箱铅笔、圆珠笔、练习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还有两箱衣物捐赠给孩子们。

随后又去看了学生的寝室与食堂,一间不足十平方的屋子里放着5张高低床,床上的被子很破旧,却叠得整整齐齐的。据老师介绍住校的多是四五六年级的离家较远的学生。床不够用,一般都是两个人睡一张床。寝室的地上还放着一些已经不新鲜的疏菜和咸菜。老师说,这是他们每个星期带过来的,还有米,一般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师就给他们简单加工一下。大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城里的孩子和这边的孩子生活两重天,他们是很瘦弱,但很坚强,生活的艰辛压不垮他们求知的渴望!

在和老师们简单的座谈中,朴素的衣着,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感动钦佩。他们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每天晚上都要护送送附近的学生过河回家。尽管在工资很低,他们还节衣缩食的省下钱来给学生买教材和简单的体育器材。

经商量决定和德船小学结成对子,长期联系互助。为孩子们那令人心颤的眼神,那份求知的渴望。

下午4点,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德船小学师生告别,回来的路上,心中的那份牵挂、想念以及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感让我们迫切盼望与那些可爱师生的下一次相聚。

(责任编辑:刘胜怀)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