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大通社记者 喻海涵 报道)“她的不屈不折、不坑不卑、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实在不能不让人折服!”一名学生在读完本报上期刊发的长篇通讯《她从大山深出走来——贫困大学生宫晓芳求学的故事》后,在论坛上写了上面的话。我校众多师生和这名学生一样,都被宫晓芳求学的故事感动。
大三学生刘喜平对记者说,“这篇文章我看了两遍,看后我只想哭……没想到自己身边还有条件这么艰苦的人。跟她比,我太幸福了。最让人感动的是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刻苦学习。我们身边条件比她好的人太多了,但是不知道珍惜的大有人在。她的那种务实、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深深的祝福她……”
教师邱少春说,“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心里很沉重。一方面为她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另一方面又为她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欣慰。宫晓的事件是一个良好的提示,提醒我们应找清自己的方向和人生目标所在,并为之努力奋斗。命运也许是不公平的,但就是这种不公平才更能磨练人的意志。中南分校的学生都应该向她学习,学习她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素质导师李桂林说,“我是经人推荐后看到这篇报道的,我的内心为之震撼和感动。学校设立了“阳光工程基金”去帮助贫困生,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来帮助她,比如全校范围内的捐款,比如召开宫晓芳事迹的班会,她坚强的意志应该发扬光大。我们学习她这种精神的途径有很多种,从身边做起:从食堂吃饭时做起,努力不浪费粮食;从努力学习开始,少花时间在电脑游戏上;从关心别人开始,多多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责任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