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文法学院“就业指导”课考试现场,一学生在答题。 马晓峰 摄
中南在线讯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体制经历了那几个阶段?一份完整的就业协议书应盖有哪四个公章?这些原本是就业指导的内容,成了大学生的考试试题。
11月8日,中南分校文法学院法学、文秘、旅游管理等专业的500多名07年毕业的学生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就业指导”课的考试。
学校今年把就业指导首次纳入了教学计划,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可获得1个学分。
“就业指导”课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有18个学时,教师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自荐书撰写、面试礼仪等。
此外,就业指导还要求学生参加四项具体的实践:一是撰写自荐书;二是参加班级的模拟招聘;三是参加就业指导讲座;四是参加两次招聘会并撰写心得。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将会对学生的求职给予指导。
“就业指导”课由教务处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组织,各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专业教师和素质导师组织教学。
学生普遍认同这种做法。有的学生反映,“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到位了”,“通过考试,深化了以前一知半解的一些内容,对以后的求职应聘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