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讯 据科技日报报道 各专业学生不仅都要说好普通话,优秀者将获得学分,同时普通话也作为学生今后评优评先的硬性要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日前出台的这项决定,在湖北省高校尚不多见。
2006年6月份和11月份,中南分校共有1771人报名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这1771人中,没有人达到一甲水平,达到一乙水平的48人,二甲水平的590人,二乙水平的959人,三甲174人。
据了解,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级六档(甲、乙)的标准来看,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根据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14条第5款的规定:“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这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不能低于二级。
据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南分校图书馆馆长王群生教授介绍,从这几次的测试情况来看,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整体不高,表现在方音太重、声母错、韵母错、音调不准和不认识的字等方面,这占到了15%左右,这些现象在南方和偏远地区的学生表现尤为明显。
今年9月,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把《普通话》作为全院06级学生的必修课。电信0604班的学生郭肖荻仍记得第一天上课时的情形:老师让全班40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家乡话发言,由此拉开了普通话教学的序幕。她认为,“普通话作为全国的通用语言,大学生有必要认真地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