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学校OA系统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科技日报〗武科大中南分校的读书故事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07-11-08 阅读:

全国现有300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很不平衡。作为独立学院的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加强以成功素质为基础的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以提高生源质量。该校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了“读百本好书活动”,把它作为提高学生成功素质的抓手,建立机制,整体推进,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殷博:自拍自导自演大学生影片

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至今仍有不少人对2005年12月15日那天晚上记忆犹新:这天晚上举行的是一场大学生影片的首映式。该影片由一名学生自拍自导自演。九楼报告厅内,1000张座位票销售一空,还售出了不少站票。

这名自拍自导自演的学生叫殷博,是武科大中南分校艺术学院动画专业2003级的学生;拍摄的电影是校园版《无间道》。该片借助电影《无间道》的剧情及人物原型,把一个警察与黑社会之间的故事变成了学生干部中两种力量的较量。通过讲述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片断,反映了存在于当代大学生身上的真、善、美。

那是一天下午,当殷博打开中国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编写的励志书籍《我“疯狂”我成功》,看到书中列举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成功事例———张艺谋的成功事例后。殷博没有对英语疯狂,却对拍摄校园电影疯狂起来。

读书使殷博了解到,张艺谋的成就和实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从他在咸阳国棉八厂边做工人边耗尽心思钻研摄影技术,甚至用卖血的钱来买相机到拍摄电影《老井》,这些故事让殷博对这位艺术家佩服得五体投地。殷博明白了,喜欢一样东西,就应当去钻研。为了更多地了解制作电影电视的流程,在暑假里,殷博到湖北电视台《双重追捕》摄制组里做摄像助理,在恶劣的环境下学到了许多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

“起初拍摄校园版《无间道》时,并没打算拍到可以公映的水平。”殷博说,“学生拍戏困难很多,通常一场戏要拍摄好几天,各个‘演员’上课时间不一致,有时一个片段拍得只差一点点了,还是不得不停下来去上课。”作为主创者的殷博,一些后期制作需要的技术也没学过,只能请教老师,更多的时候还是自学自用,摸索制作技巧。就这样边摸索边实践,通过一个多月努力,校园版《无间道》的拍摄剪辑工作终于完成了。

《无间道》首映式票房收入2000元,殷博和他的伙伴们除了留下一部分作为以后的活动资金外,其余全部捐给了学校的“阳光工程基金”,以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随着《月季花香》《卸下你的面具》等几部作品的问世,殷博积累了很多经验,全面提高了制作和导演技巧,并组建了中南星DV电影制作协会,他担任会长。2007年5月,殷博的又一新作《明日追击》正式开拍,影片拍摄了3个月,剧组成员也相当于一个专业剧组成员的数量。目前,影片基本已经制作完成,即将在武汉10所高校巡回展映了。

吴晶:读书活动涌现出的网站编辑

武科大中南分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03级学生吴晶,秀丽端庄,活泼开朗。她毕业后供职于中国青少年教育网络中心———这一工作并不是她所学的专业,而是在校时酷爱读书、当起校园记者带来的额外成果。

在互联网上很容易就找到了吴晶,她一语道出了就业成功的秘密。“‘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表达了人类对书籍的由衷赞美,也是我的读书座右铭。”

“毕业后关于我的就业问题被问到最多的是,你是一个学艺术设计专业出身的学生,最后是怎么当上编辑的?”吴晶说,“我觉得除了学校老师的教诲以外,就是大量读书了。”

2003年,上了大学的吴晶尽管学的是设计专业,但她还是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学生会,担任办公室助理一职,专门从事文字撰写工作。面对纷至沓来的公文写作,吴晶翻阅书本,研读范文,认真思考和推敲,精心完成任务。后来,她又通过考试进入校报,担任学生记者,发表了大量新闻报道和有质量的文章。在四年磨练中,吴晶先读书后写作,到后来先写作再对照读范文找差距,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采编人员。这为她大学毕业后求职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今年3月,吴晶在网上看到了中国青少年教育中心的招聘信息,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发了一份简历过去。过了三天没有回音;不死心的她又投递了一份简历过去,并打电话询问;又过了一个星期,终于接到了面试通知。3月21日,生在武汉长在武汉的吴晶在没有告诉武汉家里人的情况下,从武汉乘火车赶到北京参加面试。16个小时的火车,有一半时间是站着。刚下车就匆忙赶去面试。三分钟自我介绍,疲惫不堪的吴晶只讲了一分钟败下阵来。

“千里迢迢地来参加面试,多年来读书实践的积累,难道就这样失败而归吗?”吴晶不甘心。当晚,她拨通了招聘负责人的电话,讲述了自己的情况,最后恳切地说:“希望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即使不行,也不会再有遗憾。”也许是被吴晶的垦切言辞所打动,也许是招聘负责人在重新翻阅吴晶求职简历时看到了吴晶在求职表上写下的承诺:“给我一个平台,我会回报我所有的才智和汗水!”招聘负责人被打动了。经过研究,吴晶又一次获得了面试的机会。这一次,吴晶的状态明显好转,她顺利地通过了考核,进入中国青少年教育网络中心工作。

杨茜麟:博览群书的“读书王”

在武科大中南分校图书馆2006年度借阅排名中,工商管理0503班的杨茜麟一年借阅图书162本,成为全校2006年学生中的“读书王”。

是什么原因使杨茜麟成为“读书王”?杨茜麟讲了一个故事。

她在大一时,听一次管理课,短短几十分钟却让她如坐针毡,原因是老师讲的内容除了课本中提到的外,其他的她竟一点也不知道。她发现自己知识贫乏,下课后就与老师交谈。老师建议她自我充电,扩展一下自己的思路和眼界,还是去图书馆多看看书吧!

老师平常一句话,使她爱上了学校的图书馆。在那些日子里,她开始借阅了很多本书阅读,内容涉及经管、历史、地理、文学、综合等各个方面。

读书过程中,杨茜麟也遇到过一些困难。比如,读书过程中总是顾虑自己是否记得住,时间长了,感觉到读书的枯燥。她想走一条捷径,就寻找读书方法的书。但她看完《学习的方法》一书后,却总结出一个道理: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学习方法,只有一些个人的技巧可以总结。掌握了学习技巧可以提高效率,书读多了读懂了就触类旁通了。

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杨茜麟和同学沟通不好,产生了一些矛盾,心里非常着急。她在图书馆借阅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书中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以及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的道理,还讲到如何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美好人生。作者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这句话对杨茜麟启发很大,她总结了几点,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警句。

“批评不讲方法,不仅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杨茜麟注意这些,并认真去做,此后她和同学们相处的关系好了,她也被同学们推荐为班干部,工作和学习很有起色。

有了成功的实例后,杨茜麟更是增加了对读书的喜爱与眷恋。特别是看完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后,她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更深了,一心向党组织靠拢,从团课、党课中学习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还被评为学校“优秀共青团员”。

读完《感动中国》一书后,杨茜麟把这些人物事迹总结为四个字“忠、孝、正、爱”。读完后她想了很多,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用自己所学一切为社会做出贡献。

现在已是大三的杨茜麟,在回顾以前的学习生活时说,“读书扩展了我的视野,规范了我的言语,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力,使我自身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让我的意志品德得到了培养,情感得到了熏陶,审美情趣也得到了陶冶。”最近,杨茜麟被评为优秀学生。

读百本好书活动:整合资源,开拓渠道

为使“读百本好书”活动有效开展,武科大中南分校整合学习资源,广开读书渠道。

一是把读书活动与开设选修课程结合起来。该校在两年时间内,开设了资本经营基础、社会保障学、市场营销学、桥牌原理与实践、中国科技文化纵横谈、篆刻创作、西方文化史等21门选修课程;对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前卫知识、IT、动画以及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开设了芭蕾、中国旅游文化、经典视频广告鉴赏等相应课程。选修课的多样性,为同学们读书提供了广泛的自主选择空间。

二是把读书活动与图书馆建设结合起来。他们改变图书采购的单一形式,通过大批量向教师学生投放图书采购单,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图书采购,使图书采购贴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图书采购质量逐年提高,目前图书馆藏书量超过了90万册,这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独占鳌头。

三是把读书活动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结合起来,把电子书籍以至影视作品等等都提供给学生阅读。

四是把读书活动与素质拓展活动结合起来。该校在组织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和拓展方案研究的同时,组建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训练中心,设计、筛选了11个素质训练项目,作为学校新生非专业素质训练的基本项目,并在校内设置了训练营地。

五是把读书活动与学生科技文化节活动结合起来。科技文化节紧扣“拓新”这一核心素质,由科技创新系列活动、素质拓展系列活动、文化娱乐系列活动、学术科研系列活动等组成,策划了网页设计大赛、商务谈判大赛、大学生成功素质论坛等20多项子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策划、组织、实施、管理各个环节,增长才干,健全人格,陶冶情操,为学生成人、成才和成功奠定了基础。

目前,该校学风和考风建设已初见成效,学生到课率平均在95%以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和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高,有的班级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61.9%;连续四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一些毕业生成为供职单位的骨干,还有的毕业生自主创业获得初步成功。

■新闻背景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推进大学生拓展计划的实施,在校内开展“读百本好书,创智慧人生”活动。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该校在广泛征集有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了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100本好书。学校对各班学习委员进行了培训和指导,让他们协助素质导师在班级举行读书活动,通过互动式读书、读书经验交流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学校还围绕“读书月”活动,由学生投票评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十本书,组织了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心得征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方胜中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