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学校OA系统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巡礼:践行成功素质教育 创建一流民办大学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07-11-17 阅读:

践行成功素质教育 创建一流民办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办学十周年巡礼

在梅南山与汤逊湖的丽山秀水之间,坐落着一所至今已有10年历史、享誉全国的高等学府——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十年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历经湖北工贸专修学院、武汉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贸校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三个发展阶段。

十年历练,三次跨越式发展成就中南。中南分校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专修学院发展到拥有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艺术学院、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共8个学院,40多个本专科专业,在读学生15000余人。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商为主,经、管、文、法、医、农多学科协调发展、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知名高校。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 彰显办学特色

学校以“笃志、博学、崇实、拓新”为校训,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校发展”为办学宗旨。校长赵作斌教授在高等教育界创造性地提出“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率先提出“成功、诚信、开放、创新”现代高校办学四原则。学校首创“素质学分制”和“素质导师制”,力改高等教育传统培养模式,以培养成功素质人才为目标,制定并实施独具特色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从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考试考核等各方面全方位改革创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二三四”的办学模式:“一个特色”——“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特色,“两个课堂”——专业素质教育课堂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堂,“三个阵地”——学校、家庭和社会,“四支队伍”——教师队伍、素质导师队伍、科研实验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二三四”的成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学好“一门专业”,掌握英语和计算机“两项基本技能”,夯实一笔字、一口话、一手文章“三项基本功”,培养笃志、博学、崇实、拓新“四种基本品质”。

着眼内涵式发展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与全国其他独立学院依靠兼职教师或者依靠校本部教师队伍不同,中南分校已经在全国独立学院率先建立起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总量适度、敬业精神强烈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有全职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具有硕士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70%。学校全职教师比例已经达到教师总人数的70%。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眼内涵式发展。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制度,对特别优秀的老师,学校将其送到国外培训,实施特优培养。还广泛开展中青年教师教学“十佳”、科研“十佳”竞赛活动,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教学工作总的思路是:“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迎评促建为动力,以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成功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增加投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分步到位”的原则,加快教学基本设施建设步伐。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40余万册,学校拥有完备的与教学相配套的各种实验实训设施和基地。各种办学条件位居同类学校前列,多种办学指标达到和超过部颁标准。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逐步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涉及到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学籍管理、实验室管理方方面面,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工作程序等层面进行规范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从规范管理中体现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在规范管理中提高教学质量。

围绕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式、研讨式、辩论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中实施分级、分流教学。加强课程建设,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环节。

强化质量监控,注重过程管理。坚持“两不让原则”,即“决不让一个不合格的教师上讲台”、“决不让一个上讲台的教师误人子弟”。学校建立了一套“学生评教、领导听课、督学督导、部门检查”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机制,将控制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并贯彻到备、教、辅、改、考、研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各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促进教风、学风、考风的根本好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全校平均到课率一直稳定在95%左右,居全国高校前列。

抓重点学科与品牌专业建设,加强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先后有12项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并通过中期检查,三项通过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大学英语》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实现了独立学院省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强化实践教学。建有与教学相配套的各类实验实训设施及校外实训或实习基地。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已经逐步走向系统化。

加强科学研究 提高核心竞争力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学研究成绩突出。现设有成功素质教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所、生物能源与材料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同时还办有学报《中南论坛》。结合教学与服务社会,开展科学研究,承担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教师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学校成立“导师工作站”,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迅速成长。

学校也十分重视学生科研工作,成立大学生科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并为申报课题的同学提供科研经费支持。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在校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在近年的省级科研奖励中,多名学生获奖。

加强党团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作为一所民办独立学院,中南分校党建工作机构健全,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在独立学院中率先建立了党委,各学院建有党总支,配有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全面统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履行党对独立学院的政治领导。通过“三级培养”模式和“三个公开”方式培养和发展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学子入党。目前学生党员已接近学生总数的7%。

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民盟支部、工会、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积极当好行政、党委的参谋和助手,保障和维护师生员工的权益。

学校被评为“全省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学生宫晓芳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屈服,面对贫穷不自卑,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品德高尚,成绩优异,荣获“全国三好学生”、“湖北省自强奋进优秀大学生”、“武汉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一大批以宫晓芳为代表的优秀学生。《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内参等也都专门报道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验。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同志到中南分校视察时对学校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节、大型运动会、寝室文化节……中南分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锻炼的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近百个学生社团成为开展非专业素质拓展和丰富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经常性的学术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举办“大学里的宏志班”,率先设立“阳光工程基金”,以“奖、助、贷、岗”为特色,率先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开辟贫困生“绿色通道”;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率先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校园。

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与考核相结合,通过到课率、归寝率、早读率、图书馆上座率、素质拓展活动参加率、考试诚信率等多项活动,促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爱校园、恋学校,文明诚信、奋发向上,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提高培养质量 塑造成功人才

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按“核心专业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成功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实践、创新能力,力促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事业成功。

学校将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三全三动两结合”全面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和帮助。学校成功的就业经验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学校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还专门设立“特长生奖学金”。近几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特长学生,涉及多个领域。200多名学生在在全国、省、市各类竞赛获奖励。

过硬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扎实的非专业素质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中南分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超过90%;10年来向国家输送的万余名具备成功素质的毕业生中,很多人如今已经成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

中南人十年耕耘,十年建设,铸就了中南分校十年发展,十年辉煌!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的专项检查验收;荣获“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管理规范,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被授予“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中国最受欢迎的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100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网络活跃度及影响力”等全国历次独立学院排名活动中,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稳居前十强。

“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社会”,中南分校将通过五年的超常规建设与发展,逐步把学校建成办学理念独特、专业特色鲜明、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优良、科研成果突出、人际关系和谐、校园环境优雅的一流民办综合性大学。中南人一定会再接再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来源:中南在线 作者: 刘胜怀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