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研室回信:有些思路很具探索意义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文法学院大二学生李晓波写信给省委书记罗清泉并得到回复。商报记者原丽阳摄
鄂中、鄂西南等地也可以发展“省际贸易”,但前提是应制定相应政策;省内城市之间应形成一个“联盟”,消除政策上的“壁垒”,实现共同发展。
——李晓波的建议
为湖北发展建言献策,体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一个湖北人关注社会现实、情系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回复
20多天前,武汉一名19岁大学生就湖北经济发展问题,给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写了一封6000余字的建言。昨日上午,他收到了湖北省委政研室的回信,信中对他表示“衷心感谢”,并赞赏他的有些思路“很具有探索意义”。
半年思考写成6000字报告
这名学生叫李晓波,来自荆州,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行政管理专业一名大二学生。
“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收到省委的回信。”李晓波说,他从初中起就对经济和宏观政策非常感兴趣,一直生活在湖北,对全省的发展状况有一定了解。
今年4月,学校开展科研立项活动,李晓波就开始着手“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到11月形成了6000多字的报告。在他看来,尽管近几年湖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很多资源集中在武汉,其他城市则相对发展较慢,造成了一种不平衡。
在报告中,李晓波分析了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五个原因,并提出建议:鄂中、鄂西南等地也可以发展“省际贸易”,但前提是应制定相应政策;省内城市之间应形成一个“联盟”,消除政策上的“壁垒”,实现共同发展。
直接寄信给省委书记
11月29日,李晓波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将自己的报告以书信形式寄给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给省委书记写信,只是为了表达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对湖北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根本没想到会有回信。”
昨日上午,一封来自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挂号信送到李晓波面前。信中写道:来信已收到。为湖北发展建言献策,体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一个湖北人关注社会现实、情系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回信指出,湖北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在2005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已作通盘考虑,即“一主两副”和六个大城市为支撑,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你在信中还提出了一些很具探索意义的思路和想法,充分体现了你作为一个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宽广眼界和创新思维。”省委政研室的回信最后写道。
对话李晓波
“希望省委书记能看到我的建言”
长江商报:怎么会对湖北区域经济感兴趣呢?
李晓波:我从中学开始就喜欢关注经济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经济政策。到武汉上大学后,看到武汉与荆州两地经济的差距,让我去深入思考湖北的经济发展。
长江商报:报告是你个人的想法还是与同学、老师讨论过或向专家请教过的观点?
李晓波:这个报告也是为学校的科研项目做准备,所以都是我个人的想法,主要对湖北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五点想法,但至于是否正确,就不清楚了。
长江商报:既然只是个人想法,怎么会想到寄给省委书记呢?
李晓波:我自认为我的想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且我主要是想给湖北的经济发展提建议。想来想去,我才决定给省委书记写信,希望他能看到我的建言。
长江商报:给省委书记写信的事,你跟同学、父母都知道吗?
李晓波:最初考虑很难有回复,我没有跟任何人说。今天上午收到回信,我给家里打了电话,父亲也非常高兴。
能收到回信的确让我很意外。拿着信封,我还在想恐怕只是鼓励感谢之类的话,没想到信中还专门对我提出的想法作了解释,共写了三页纸,让我非常感动,也激励着我更要努力学习。(长江商报记者:何辉通讯员:朱建华 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