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压力是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0-10-08 阅读:

“压力”原本是一个力学概念,是指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而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讲的压力,诸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等等,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

1.从其广义而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于一定的压力之中,正是这种种压力的存在,才促成了事物的平衡、生存与发展。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小到分子,正是依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压力)而得以存在。大到宇宙,就是依据万有引力(这也是压力)保持天体运行的。滔滔江水,如果没有堤岸(这也是压力),就会泛滥成灾。参天大树,如果没有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这也是压力),就会终止生机。

人也是如此。人之所以能生活在地球上,这是由地心引力(这也是压力)决定的,否则,就会离地球而去。正因为地球为人提供了适宜的地理环境(这些也都是压力),地球才成为人类的家园。如果没有这些相应的压力,人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

2.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压力都是与承受压力的主体相联系的,无论是外部压力,还是内部压力,都要通过承受压力的主体而发生作用。如果离开了承受压力的主体,也就无所谓压力了。这就是说,客观存在的压力要通过承受压力的主体得以显现。人这个主体原本就生活于压力之中,人要生存(这就是压力),就得劳动;人要发展(这也是压力),就要奋斗。人的生活、工作与学习,这本身都是基于压力的行为,而且,人在生活、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都无不要与外界的人和物发生相互作用(这些也都是压力),如果没有这种种压力,就无法构成人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压力,就没有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就没有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完全可以这么说,压力是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

3.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可是,人们对待压力都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积极进取的态度。在压力面前,是勇士,是英雄。他们迎着压力而上,变压力为动力,更可贵的是,他们常常自我加压,锐意进取。运动健儿夺冠的喜悦,成功人士辉煌的荣耀,都无不是把一个又一个的压力,凝炼成人生征程一步又一步的阶梯,才攀登到无限风光的险峰。正是压力,催人奋进;正是压力,造就成功。

另一种是消极退缩的态度。在压力面前,是懒汉,是懦夫。他们视压力为沉重的包袱,怨天尤人,叫苦不迭,无所事事,厌世度日,自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毫无作为,得过且过。这种人,在压力面前,只能是个落伍者、失败者,到头来,只能混混一生,一事无成。

4.面对压力,心态调节十分重要。所谓临危不惧、遇事不惊,就包含这个道理。人,无论处在顺境之中,还是处在逆境之下,始终都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压力是柄双刃剑,只要心态调节到位,压力就会变动力,如果心态调节错位,压力就会变阻力。人生目标的确立(这也是压力),一定要适度,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过”欲速则不达,“不及”就是倒退。面对胜利(这也是压力),不能忘乎所以,昏昏然,飘飘然,而应作为前进的新起点、继续前进的冲锋号。面对失败(这也是压力),不能消极沉沦,一蹶不振,而应作为前进中的警钟,跌倒了,爬起来,再前进。

有人说,积极的心态是人生永恒的驱动力。切记这句至理名言。

卢梭说得好:“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压力下。”自由与压力是相伴而生、结伴而行的,没有压力,也就没有自由。“自由王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要争得自由,就要不断地面对压力、正视压力、迎战压力,勇往直前!人类正是在不断战胜压力的过程中,不断走向自由的。(作者系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副校长吴开胜教授)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