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学校OA系统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中国教育信息网:资教广阔天地让青春更精彩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1-12-27 阅读:

在荆楚广袤的原野上,一批批充满生机活力的年轻人,从繁华的大都市,从美丽的象牙塔奔向乡村,走上讲台,给荒芜的田野播下希望的种子,完成青年学子向人民教师的转变,演绎着壮丽的人生。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实施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每年选拔一批应届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学校任教。

武昌理工学院每年选派20来名学生参加全省的资教行动,涌现了大批资教生的典型,他们是资教行动的积极践行者。

提前规划人生,捷足先登

资教生杨墩鹤(左一)走访学生胡艺薇家,与她的妈妈共同指导她学习。

杨墩鹤2006年考入武昌理工学院。他的父母是湖北省鄂州市碧石镇农民,靠种田和打零工供儿子上学。村里出了名大学生,为全村挣了口气,全村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大家都指望他将来在大城市里出人头地。

考入大学后,优秀支教生徐本禹赴贵州支教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也深深地感动了他。山村学校落后的状况,他一清二楚,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振兴农村教育事业。

立志当一名教师成为他的夙愿。他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各科成绩优秀,表现出色,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劳生委员和纪检委员。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练习普通话。2008年,他顺利通过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同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读大四时,他对父亲说:“毕业后,我想到农村当一名资教老师。”老父亲爽快地说:“我和你妈身体还好,再劳动10年没有问题,你放心去工作吧。”

去年5月15日,全省资教生面试签约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杨墩鹤一大早赶去,招聘现场早已人山人海,他挤都挤不进去。实在没有办法,他找到带队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天门市教育局招聘台。招聘老师一看他交上来的表格就说:“你们鄂州市比天门经济条件好,你到天门来吃不了这份苦。”

“选择资教到哪里都一样,我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孩子,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杨墩鹤坚定地答道。

当年8月,杨墩鹤被分配到拖市镇拖市小学任教。学校安排他担任一(3)班主任,教一年级《语文》和五年级《科学》两门课。

他所教的一(3)班,学生年龄比正常入学年龄小半岁至一岁。第一节课,他刚走上讲台,学生叽叽喳喳,吃东西、玩玩具,无拘无束,一节课至少要一刻钟来维护纪律。他遇到了课堂管理的难题,但毫不气馁,利用学校组织班级听课的机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教学方法和技能,查阅大量的教学管理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全镇教学比武中,《科学》课作为示范课在全镇上公开课,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许。

一年多的资教生活,他从不言悔。他说:“我有许多同学在武汉银行、中冶等国企工作,工资确实比我高,但是我当老师实现了我的人生理想。”

他觉得最对不起的是他的父母,父母养他长大,供他读书,到老了只能呆在老家里,作为儿子在外工作,不能侍奉到老,感到很惭愧。他打算成家后,将父母接到天门养老。

失去专业优势,从零起步

户妮诗来自山区贫困县——湖北省崇阳县。她酷爱英语,上中学时就是英语课代表。2006年,她考入武昌理工学院英语专业,当一名英语老师是她的梦想。大学期间,她目标明确,刻苦学习,大二时通过专业英语四级、大三时通过六级、大四时一举通过了八级。凭着英语专业的功底,她完全可以在武汉等大城市找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毕业前夕,同学们纷纷制作简历,赶招聘会,频频参加面试,她却不为所动。

去年5月,她拿着自己的英语八级证书等应聘材料,来到资教生招聘现场报名。在家乡崇阳县招聘台前,教育局老师看了她的英语八级证书等材料,爱不释手,当即与她签订了资教协议。在山区学校英语老师十分缺乏,优质师资少之又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8月,她被崇阳县教育局分配到沙坪镇沙坪小学任教,学校安排她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教小学一年级语文。她的英语专业优势不能得到发挥,一时感到十分茫然。

但事实终究是事实,沙坪小学缺少语文老师。户妮诗接受了学校的安排,从头开始做好自己的《语文》、《数学》两门课的教学工作。刚走上讲台,她不知道一节语文课怎么上才好呢。无课时,她就常去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课堂教学的技巧。然后,她对照自己的课程不断进行反思,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慢慢地上课容易多了。

今年,湖北省中小学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户妮诗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深入学生家庭走访,与学生家长交心谈心。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无暇管教,小孩不爱上学。家长不在家,户妮诗就给他们打电话告知小孩在校表现,还送给这些学生纸笔墨和课外书,课后带他们玩游戏,与他们交朋友,学生们变得到校积极,学习上进了。学生家长称赞户妮诗:“小户老师帮助我们解决了管教小孩的难题。”

户妮诗说:“我的特长是英语,虽然没有安排我教英语课,但是在教学中我学到其他专业知识,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为我的教师职业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沙坪小学校长黄治国赞赏说:“户妮诗来校服从安排,责任感强,积极参加学校的事务,协助我开展学校的工作,是广大资教生的榜样。”

今年9月28日,在全镇人大代表选举大会上,户妮诗以高票当选为崇阳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是全县资教生中唯一的县人大代表。

放弃城市的事业,追回旧梦

资教生张正伟课后辅导学生做作业。

武昌理工学院一些毕业生在武汉等大城市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或创业成功,但是他们仍被资教生的精神所感染,毅然放弃在城市的事业,投入农村资教队伍,成为一名山村中小学教师。

张正伟是该校2009届毕业生,实习期间就和同学黎云耀一起创业,用做家教和打工积攒的钱在汉口南国大家装盘下一间铺面,做起了油漆辅料生意。万事开头难,他们白天在外联系货物,货车时常晚上送货来,两个人肩挑背扛,几个小时下来,两人累得腰酸腿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张正伟说:“自己创业虽然艰苦,但是上路后收入还要得,一个月下来除去房租等费用,我有5000元进帐。”

正当创业走上正轨的时候,张正伟却将店铺股份转让给同学,报名参加资教,他的同学听说后都反对。他说:“我热爱教师这门职业,毕业一年了,再不报名以后就没有机会了,那将是我一生的遗憾。”

去年4月,他在大悟县教育局报名资教,被分配到母校双桥中学任教。8月,张正伟和4名资教生一样来到学校报到,校长宗红卫、副校长赵学东到校门口迎接,激动地说:“资教生的到来给我们学校增添了新的力量。”张正伟被安排担任九年级2个班的《历史》、《地理》课和二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三门课程。

该校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多,“隔代管”十分普遍。一些学生寄宿在校,擅自外出上网。张正伟发现这一苗头后,晚上勤查寝,发现有学生未按时就寝,就到校外网吧去找,常常忙到晚上12点才能休息。

班上有个叫付正国的学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70多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年四季只穿一件外衣,由于常被一些同学欺负而逃课。张正伟家访把他找回学校,了解到不上学的原因,狠狠地批评了欺负他的同学。付正国以后能按时来校上课,张正伟辅导他跟不上的课程,安排他与成绩好的同学坐在一起,学习上帮助他,他和同学的关系变得融洽了,学习有了进步。

今年6月,张正伟送走第一批毕业生。去年,学生何小力厌学,英语和数学掉了队。张正伟把他约到房里给他补课,鼓励他要相信自己,积极复习参加高考。经过一个学期的备考冲刺,何小力学习成绩大幅上升,今年高考以出色的成绩被县楚才高中录取。张正伟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张正伟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学出色,得到了广大老师的好评。他在工作中也赢得了爱情,与资教生石珊在工作中互帮互助,渐生爱慕,成为青年教师倾慕的一对。

与张正伟同一届毕业生邱昌锐在武汉找到东风日产汽车销售顾问的工作,工资每月四五千元,工作干得越来越顺心。在武汉,他结交了许多朋友,适应了大城市的生活。

去年春,他父亲一个电话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父亲动员他回家乡资教。他考虑良久,终于决定去资教。一些同事和同学不理解,他说:“与大都会武汉相比,落后的家乡更需要我的参与。”他坚定地回到家乡阳新县,被分配到军垦农场中学。

湖北省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七年以来,已选派2万多名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到全省乡镇中小学任教,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武昌理工学院以资教活动为载体,对学生开展就业教育,邀请优秀资教生来校介绍资教成果,交流取得的经验,帮助在校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到农村去建功立业,促进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