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在线消息(通讯员 王良高 高德民 报道)近日,武昌理工学院“大手牵小手”义务支教团的25名大学生们来到罗田县九资河中心小学支教,他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以文化课辅导为主,艺术特长开发为辅”的授课方案,广受小学生们欢迎。
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天6节课,每节课40分钟,支教共计100课时。授课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括了语文、数学、音乐等传统课程,还有军训、礼仪、舞蹈、素质拓展训练等创新型课程,课堂方式多样,教学方法新颖。队员认真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在充分注意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的同时,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每天提前20分钟进教室,与学生们谈心,辅导学生的功课,分享自己的教学所得,倾听学生的心声。
支教团队纪律严明,工作井然有序。每天早6点起床,6:20 开始早操,准点上课,按时就餐。每天晚饭后召开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交流教学体会,部署第二天的工作,从未间断。他们的言行举止倍受社会关注,他们严肃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7月13日,由于突降暴雨,学校操场未经硬化,操场上一片汪洋,进出校园的道路泥泞,在暴雨中,这群支教大学生背着孩子送回家,他们的大手把小手总是握得那么紧,队员的脚都泡浮肿了。但谈及此事时,他们都是满脸淡然,因为家长们那一声“谢谢”胜过所有的一切。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每天放学后志愿者们总是习惯地迅速回到办公室,在狭小的空间里备课,查阅资料,撰写心得笔记。生活条件更艰苦,吃喝都不方便,他们不计较。他们轮流值日,自己生火做饭。因为来自城里的大学生们不习惯山里用柴禾生火,有时烟熏得泪流满面,导致饭生菜糊,但是他们并不放弃,耐心的学习做饭。即使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他们毫无怨言,顶着高温,冒着暴雨,不顾劳累,不畏艰苦,积极地开展教学工作,热情地服务每一位学生。
据悉,参加这次支教活动的志愿者都是从学校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刚刚告别了紧张的学习压力,本可以尽情放松的大学生们,却自愿选择了到山区义务支教,甘受条件艰苦、生活清贫的磨练。
在短短的几天里,他们和孩子们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在课间嬉戏时,志愿者的身影在孩子群中穿行;在放学后的操场上,志愿者们与孩子促膝谈心……孩子们习惯地喊他们大哥哥、大姐姐,越来越多的孩子对老师说:“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上大学。”带队队长陈龙朴实的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能为这里的孩子做的很有限,关键是要告诉孩子们外面精彩的世界,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