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消息(大通社记者 胡喜伶 报道)武昌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何沁涛撰写的《关于综合治理城市内涝的建议》被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印成“内参专报”,呈送省委书记、副书记、常委等省委领导批示。日前,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组织专家对在“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活动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评选中,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会计0904班学生何沁涛撰写的《关于综合治理城市内涝的建议》一文荣获三等奖,成为18篇获奖作品之一。
今年3月,为起草好党代会报告,湖北省委广开言路、广纳良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根据省委部署,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组织相关媒体开展“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征文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历时三个多月,有10万市民参与,所提意见建议10000多条,媒体发稿共800多篇,获奖作品18篇。18篇获奖作品作者分别来自湖北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等机关单位,武昌理工学院21岁的何沁涛是所有获奖人员中年龄最小且唯一的在校大学生。8月22日,在“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活动的颁奖仪式上,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处王处长为小何颁奖时说道:“三本院校同样能培养出拔尖人才,丝毫不比一本二本的差。”
该校创新创业协会的指导老师杨尧忠教授指导学生们为党代会建言献策,先后共撰写建言献策论文多达40余篇。其中杨尧忠教授4篇和17名学生的22篇各类建言献策论文,一并送到“我为党代会建言献策” 专题邮箱,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民生、农业等各个领域。
武昌理工学院办学以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大学生形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的传统,心系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与发展,关心国家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积极探索理论领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为解决诸多社会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小何的论文主要从“武汉市内涝成因的分析”、“武汉市内涝治理建议”两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观察到武汉每年雨季下雨就会发生内涝的现状,长时间深入武汉市区各地考察和调研,到街区居民家里访谈寻找合理解决城市内涝的办法。2011年在该校杨尧忠教授的指导下,小何撰写的论文《城市变泽国,何时才能休?——以武汉城市为例探讨城市内涝原因及治理》在《中国科技博览》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等杂志上刊登。
武昌理工学院办学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实施以“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同步推进”为核心的宏观改革,以“素质学分制和素质导师制”为标志的中观改革,以及以“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重点的微观改革,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素质扎实、非专业素质过硬、个性特长突出、创新能力强劲的社会抢手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