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11月8日消息(通讯员 陈耕苗 报道)为了更大限度的开启学生智慧,发掘学生潜质,将教学内容从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五个方面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武昌理工学院率先在全国高校中独创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众多关注。为了更好的推行和落实开发内化教学方法,该校文法与外语学院将“三习”作为重点攻克的地方,通过多种举措狠抓“三习”(预习、复习、练习),从而认真落实开发内化教学法。
“三习”写进大纲、写进教案
教学大纲是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教学文书,他们都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最重要指导性文书。为了更好的落实开发内化教学法,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将开发内化中最重要的“三习”要求明确的写进了教学大纲和教案中。
“每个系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就要将‘三习’考虑进去,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就要充分考虑好‘三习’相关内容,同事老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也要将‘三习’内容设计进去。”针对‘三习’进大纲、进教案,该院李道顺院长在全院大会中给所有老师做了明确的要求。
席静是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法学系主任,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法学名师之一,对于‘三习’进大纲、进教案,她是非常支持。席老师说:“‘三习’进大纲、进教案这样可以要求老师更加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这样在正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三习’也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加强老师们对于该项事情的重视程度。”
出台“三习”题目规范
“‘三习’题必须覆盖教学的核心内容、重点、难点;学生用于阅读和“三习”的时间与教学时间之比不少于1:1;教师指定的阅读书目和相关参考资料应不少于三个版本供学生阅读……”
为了更加规范同时严格落实开发内化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三习”,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制定了《教师“三习”题的基本要求》,要求中对于预习题、练习题、复习题的制定都出具了明确的要求。
“每门课程的每一个单元至少要布置一次预习题并要认真检查预习效果……文外各专业每门课程课后练习应不少于1小时,各专业每门课程至少每二周一次作业……复习题要涵盖已授课的核心内容,包括重点和难点……”据了解,该院结合实行开发内化教学法以后的各位老师的经验和方法制定了本要求。
院领导深入班级每天督查
要求制定是前提,重要的是落实。为了更好的督促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教案中的“三习”环节,以院长李道顺为首的院领导,每堂课都是到课堂了解每个老师的“三习”开展情况,发现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的老师,院领导在课后会及时找该名老师谈话,指出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改进。
定期学生座谈了解教学效果
文法与外语学院为了更好的开展落实开发内化教学法,除了要求老师严格按照开发内化的相关要求来进行教学外,也会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实行开发内化的效果与成效。同时也是了解老师对于教学“三习”的实行情况。每次学生都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学院进行总结,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老师。
在上周进行的开发内化交流会中,来自日语专业11级的一名女生就提出了某位老师在课堂中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按照学生学号进行点名,这样就造成上一堂被点过名的同学就不是很重视下一堂课的预习,因为老师不会点到她来回答相关问题。鉴于此情况,文法与外语学院李道顺院长当场向学生承诺,事后会找相关老师指出该问题。同时并向参会的全场老师提出要求,“三习”的相关检查不能制式化的进行,老师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后不能存在老师按照学号依次点名回答问题的情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