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学校OA系统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科研之魅:80后素质导师发表论文50余篇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4-05-07 阅读:

中南在线5月6日讯 (记者 鲁信 报道)《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学生干部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挑战》……80后的武昌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素质导师胡瑞年,多年来致力于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截止目前已经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凭借在科研上的成就,日前,他被学院推荐为该校第三届校园魅力人物评选候选人。

胡瑞年老师出生于1982年,2006年从武昌理工学院毕业并留校工作,凭借努力,他不仅获得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学历,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被学校评为讲师。除了认真做好素质导师本职工作以外,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牺牲休息时间,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2006年以来,他从不间断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方法、途径和载体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截止目前已经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全校唯一获得‘科研新秀’的素质导师”、“全校唯一获得三项省级科研课题的素质导师” 、“全校唯一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的素质导师”……胡老师只是武昌理工学院一名普通的素质导师,但他在学校有着众多的“唯一”,而这些“唯一”都与他的科研有关。

“看理论书籍、读报纸杂志、听新闻动向、写心得体会、发科研论文,一时间我将自己的课外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基本上每个季度都有理论研究文章,有时候每个月都有新思想、新论断,自己也逐渐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谈起自己的科研兴趣,胡老师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我开始思考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到底用什么方式方法来解决。”

科研的道路是艰辛的,胡老师说,“记得三年前,为了争取一个省级科研项目,历时了两个多月才申报成功。对我来说,可谓是百感交集,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说了很多话。事后,我爱人回忆说,当天晚上我讲了半个多小时,而且还很有道理。”

“我喜欢科研,因为我觉得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很有效果,可以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经验。”胡老师表示,他所带班级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大赛中,频频获奖,这都与他的科研密不可分。据了解,近三年来,胡老师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篇,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17篇,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特长学生不断涌现,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和先进团支部。

学生工作“柔性管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治庸问责”、素质测评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等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其他高校同行学习与借鉴。胡老师珍爱素质导师工作岗位,将科研成果应有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当中,他关爱学生,以情感人,以细心、热心、爱心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亲切地称他为“胡哥”,有困难找胡哥,有问题找胡哥帮忙解决。胡老师积极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向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经常性检查学生上课情况,经常性深入教室和寝室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学生家庭贫困、学习落后、心理障碍、情感受挫等方面的情况。

“胡老师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真心付出。他是全校素质导师中,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担任‘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职能一体的‘综合型’素质导师。”该校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超峰告诉记者,胡老师在素质导师工作岗位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应用,拿实践历程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是师生心目中的“科研达人”。

据了解,胡老师还在各类科研论文大赛中屡获大奖,2009年4月,他荣获第二届中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奖一等奖,授予“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2010年6月,获武昌理工学院“科研新秀”(素质导师工作岗位唯一)荣誉称号;2010年9月,荣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授予“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5月,荣获全国创新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8月,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文化厅联合授予“2012·湖北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科研论文“银奖”;2013年4月,论文“独立学院国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荣获湖北省第七届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武昌理工学院第三届校园魅力人物评选活动专题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