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演讲、做临时工、卖花卖字
极尽创意 武汉高校大学生零成本体验城市生存
武昌理工学子地铁演讲获最佳创意奖
中南在线4月30日消息(记者 鲁信 大通社记者 韩月 通讯员 鄂超林 报道)地铁演讲、做临时工、卖花卖字卖报纸、发传单、做家教……4月29日晚,第四届武汉高校“城市生存挑战赛”在武昌理工学院完美落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队伍获得最佳团体奖,武昌理工学院“烈火队”和武昌工学院的队伍获得最佳创意奖。
第四届武汉高校“城市生存挑战赛”由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主办,吸引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武昌工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学子参与。比赛分为策划案评比、素质拓展、城市生存挑战等环节,其中城市生存挑战是活动的最大亮点。
活动4月8日启动,4月26日进行了城市生存挑战赛。4月26日上午,进入决赛的11支参赛队伍齐聚武汉光谷广场,开始他们为期一天的零成本城市生存体验。本次活动以5人一个小组为参赛单位,每组每人仅有5元作为个人往返车费,要在城市中生存1天,最终将根据生存经历和金额支配等情况进行评比。同时,比赛要求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不得携带任何与比赛无关的物品,不得利用已有关系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不得中途提前回校等。
在活动中,参赛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意,寻找到各种不同工作,卖花、卖报纸、发传单、做家教、做临时工,形式各异。武昌工学院的学生在司门口的华莱士做兼职,突发奇想,与店老板合作,现场拜师学艺,决定在自己学校附近开一家华莱士分店,明白不为兼职而兼职,不为比赛而比赛。武昌理工学院“烈火队”5名大学生在地铁站和地铁上做演讲,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1天时间挣到了800多元。
“城市,或大或小,但可能就是你生活的整个世界。生存,或难或易,在我们还没能做出判断时,我们可以提前尝试。”武昌理工学院“烈火队”统一的制服,地铁站一场别开生面的即兴演讲,赢得了很多人路人的赞赏,不少人纷纷掏钱支持。拥堵的人群,不停晃动的车厢,有人低头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依旧坚持,谈过去,说未来,围绕着“年轻没有失败,青春需要张扬,所以我们来了”的主题开展自己的演讲。成员之一的罗谋告诉记者,在演讲前,他们一起唱歌吸引路人的注意,随后,五名成员依次进行演讲。“我们很幸运,在地铁站遇见一位老师,看到我们演讲,他掏出50元来支持我们,下午卖的气球都是一些比较便宜的气球,但还是有很多人支持我们,来买我们的气球”,罗谋说,“我们都很齐心协力,一起努力,一起成长,也获得了很多快乐。”
据了解,他们上午在地铁站和地铁上进行演讲,下午在光谷广场,有的将贴上便利贴的气球卖给路人,有的现场挥墨写字卖给路人,最终一天赚取了800多元,而他们赚的钱主要来自在地铁上的演讲。“遇到城管的驱赶,我们能做的是微笑,微笑,再微笑”,烈火队队长付若兰谈道,“我们也遇到很多人,他们为我们加油,为我们鼓掌,他们让我们有动力前进。”记者了解到,五位成员在大一因为演讲而相识,在生活中,总是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心得,一起成长。
“虽然一整天的工作使他感到十分疲倦,但确实在工作中收获很多,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锻炼了我的城市生存能力,尤其当他拿到薪水后,感到特别激动”。武昌理工学院另一参赛队伍队长陈珊谈道。随后,陈珊将她的工作所得全部捐赠给了爱心家园,她表示这是她第一次的工作所得,她应该让这第一桶金更有意义。
“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广大在校大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会生存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同学们体会钱财的来之不易,感受生活的艰辛,同时明确大学生活的目标,从而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我相信通过切身体验了社会的人生百味,同学们会更加理解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走向成功。”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会长周仁介绍说。活动旨在为了让大学生体验生存的艰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