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支教志愿者给力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4-07-20 阅读:

陆先模演奏南曲《春去夏来》

山歌表演

志愿者们在学习“撒叶儿嗬”

志愿者们与民间艺人合影

中南在线7月19日消息(通讯员 朱露 曾雅兰 程轩 报道7月18日晚,春蕾助梦志愿服务五峰队联合五峰县文化馆在长乐坪镇中心学校活动室举办了一场以“共谱土家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当晚,五峰县文化馆的民间艺人们向此次前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展示了南曲、山歌、撒叶儿嗬等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弦琴、快板、铜鼓等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元素一一展现在志愿者的面前,博得了志愿者们阵阵掌声。

当青春遇到耄耋

在活动中,南曲省级传承人陆先模带来了一首南曲经典之作——《春去夏来》。笔者了解到,南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行于五峰、长阳等地的一种地方小曲。它源自明清俗曲,和“汉滩小曲”等丝弦小曲同源同宗,它在鄂西南山区存在了200多年。南曲演唱节奏平稳舒缓,旋律一唱三叠,字少腔多,精致优雅,被誉为“一朵郁香的山花”。南曲弹唱乐器以小三弦为主,辅之以简板。五峰南曲唱腔婉转,加花润色细腻丰富,音乐清亮缠绵。它抒情描景叙事皆宜,方言行腔,一唱三叠,地方特色十分浓郁。

“陆先模老先生的一首《春去夏来》,让我感受到了渔民丰收的喜悦。同时,陆老先生对于民族文化的坚守与执着也让我十分钦佩。”志愿者周广告诉笔者。

随后,武昌理工学院春蕾助梦志愿服务五峰队队员徐钊为民间艺人们带来了一段极具青春与现代气息的“鬼步舞”。这种现代与传统文化的强烈碰撞让现场的所有人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文化的活力。

弘扬民族文化,志愿者在行动

据悉,这场文化交流活动由春蕾助梦志愿服务五峰队队长程轩主动与当地政府联系发起。“春蕾助梦”团队通过对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调研与走访,发现当地民族文化正面临传承困境,年轻一辈对于自家文化都不甚了解。这也是发起这次文化交流活动的主要原因。队长程轩告诉笔者:“这是我第二次来五峰支教了,今年带队来到长乐坪镇时,我就有个想法,想学习和传承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在‘希望家园’开班仪式的当天,我与五峰县团委书记陆洪波提了我的想法,与陆书记可谓是一拍即合,他们也有让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计划。”

对此,五峰县县长吕学锋说道:“希望志愿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向本县民间艺人学习民族文化,担当土家文化接力人,并在支教的过程中开设相应的民族文化创新课程,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

联谊晚会视频链接(优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yNzY0MTgw.html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