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领导为新聘的三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颁发聘书

武昌理工学院领导为2014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颁发奖学金
参会人员合影
武昌理工学院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系湖北民办高校首招硕士研究生
中南在线9月23日消息(记者 鲁信 报道)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除享受武汉工程大学的奖励、资助及相关待遇以外,还享受武昌理工学院提供的优惠待遇。昨日下午,武昌理工学院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签约暨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在武昌理工学院图书馆六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处、化工与制药学院领导,武昌理工学院领导及4名2014级专业硕士研究生等参加仪式。
联合培养 4朵“金花”成湖北民办高校首批硕士研究生
4名硕士研究生均为女生,除1名学生来自武昌理工学院本校外,还有2名学生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1名学生来自湖北科技学院。据了解,在学籍与学位上,武汉工程大学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学籍与档案管理、毕业证和学位证审核发放、毕业就业派遣。导师安排上,对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实行“三导师制”,第一导师为武昌理工学院导师,第二导师为武汉工程大学导师,第三导师为企业导师。学制为二年半。前一学年,在武汉工程大学完成相关学位课程的学习,且同时进入武昌理工学院实验室开展学位论文相关的部分研究工作,后一年半在武昌理工学院完成专题学习和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感觉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非常重视,资助力度也很大,导师能力强,这是我选择就读的原因。”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吴娜告诉记者,非常高兴能够成为两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自己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而来自武昌理工学院本校的李丽研究生考试考了350多分,对于报考母校研究生的原因,她表示,一方面自己对母校有着浓厚的感情,对学校也比较熟悉和亲切,另一方面,学校是第一年招收研究生,比较重视,培养也很有特色,注重实践,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成,不辜负母校期望。
记者了解到,在奖励与资助政策上,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除享受武汉工程大学的奖励、资助及相关待遇以外,还享受武昌理工学院提供的优惠待遇,给予每名研究生一次性资助10000元,每月600元的助研津贴,同时提供免费双人间宿舍。在仪式上,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涂方剑研究员亲自为2014级专业硕士研究生颁发1万元奖学金。
强强联合 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教学科研实力雄厚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教学科研实力强。学院有教职工185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建有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在校本科生3158人、硕士研究生420人、博士研究生12名。学院拥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无机化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其领域是湖北省的唯一优势学科。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生物工程专业是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学院有生物多肽糖尿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新兴产业计划基地,省级高校专业试点改革基地,省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9名,讲师1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的教师2人。学院聘请了1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本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来,生物工程学科的教师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课题经费1100余万元;出版专著、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
武昌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王元璋教授在仪式致辞中表示,武昌理工学院在激烈竞争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需要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的重点突破与实现的目标之一。在武汉工程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终于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他说,开展“联合学位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和湖北省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倡导的,对我校而言,在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水平、锻炼教师队伍、积累研究生教育经验等方面意义重大。
狠抓师资 遴选出的3位导师能力强素质高
仪式上,为新聘三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颁发聘书。记者了解到,3为聘任的导师能力素质强,其中阮金兰教授为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阮金兰教授是中药资源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大平台子项目负责人,长期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学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曾先后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研修。先后任湖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药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多个省市生物医药审评专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及企业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获发明专利5项。
而另外两名导师均是副教授,科研能力突出。雷湘老师是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国家注册执业药师,湖北省生物工程协会会员,武昌理工学院“十佳科研教师”。长期从事抗病毒作用及抗肿瘤、免疫等天然药物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刘阳老师现为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系主任,国家注册执业药师,武昌理工学院“十佳科研教师”。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研究、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与分析等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我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安排了最好的师资,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一定全身心投入,把首批研究生带好。”武昌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王元璋教授表示,希望4名研究生努力学习,勤奋钻研,潜心修业,不负厚望。
2011年,北京城市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标志着民办高校学历培养层次进一步提升,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公办高校、科研院所垄断的局面。2013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3)61号),文件中指出,支持民办普通高校与公办高校、民办普通高校之间开展联合培养,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鼓励公办本科高校与民办普通高校联合开展专业硕士教育试点。此次武昌理工学院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招收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加强省属高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和尝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