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伟岸,似众人拥戴的伟人,仁厚是他的本色;石,静立,含蓄内敛,质朴坚毅是他的气质。冥冥之中,石头们将自己的韵味渗透到了师生的心田,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武昌理工学院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坚硬的身躯随处可见,或大或小,或卧或立。那不平的棱角,显示沧桑的轮回,不屈不挠,独显个性。那深褐色的花纹,历经风霜的洗礼,留下了沟壑纵横,用你的指腹伸手去摸一摸,冰凉的触感抚平内心的躁气。
十多年前,这些石头还只是一块原石,或是山的一部分,他静静躺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经过工匠一番巧手雕琢,他来到了这里。几千个日夜流转,他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的同学,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热血青春。 不知道是他们妆点了校园,还是校园衬托了他们。2008年,他们以美化校园环境为目的来到了这里,至此他们和武昌理工学院结下了不解情缘。他们多是花岗石和大理石,学校将他们安放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他们与校园里的高楼、绿树、白墙交相辉映,自然融合。来的学校后,他们在各自的角落开始了自己的“站岗”任务,这个看似轻松的任务,却任重而道远,因为他们立志要给全校师生做一个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好榜样。
这些散落在校园中的石头,平时鲜少有人关注到他们。有的是因为每天路过时他们一直在,所以习惯性看不见;还有的是因为石头所处的地方是大家不经常路过的位置,所以不为人所知。但他们没有计较,依然每天伫立着,默默守候着美丽的校园。
2015年9月,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学校决定赋予这些石头们更为深刻的含义。他们再次被仔细打磨,换上了一件精美的外衣。石头上的文字经过校长办公会的反复讨论,从校训“追求卓越,走向成功”中获得灵感,提炼出了大量符合学校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名言警句刻在了他们的身上,“石头文化”开始在整个武昌理工校园弥漫开来。
这些刻了字的石头,像是被重新赋予了生机和灵性。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质地,每块石头上的内容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文化和专业特色。而没有刻上字的石头,则给师生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处处有石语,处处有石韵。步入武昌理工学院大门,就如同来到了一个石头大观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息工程学院门前小道前的两块石头兄弟——“师德”和“师魂”。他们如同在诉说着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主心骨,是学生们的引路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祖国的未来。一个老师的道德思想是否积极进取,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往前走,在学校成功大道上有一块大理石上刻着恢弘的六个大字:“人无志而不立”,同学们来到大学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不要迷茫,要尽早给自己定一个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因为有着崇高的理想抱负,才成就了一番事业。理想是我们奋斗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当然我们在奋斗过程中也不能忘记一个“德”字。《易经》中写道:“厚德载物,德以配位。”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能够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人品可立一生!
文法与外语学院门前两块“站岗”的石头颇有文外学子的书生气质,时刻提醒着同学们“浪费青春,善莫大焉。”你看,年轻多好,它可以让我们追求喜欢的东西,可以让我们感受世界的奇妙,可以让我们尽情绽放自己的特长,我们站在青春里,遍地都是美好。进入社会后,一个人的智商固然重要,但如果他性格孤僻、自卑,面对挫折一蹶不振,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成大事,所以说“情商更重要”。
通适素质教育学院的周围分别矗立着“开发内化,教育真谛”、“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和“做人第一,修业第二”的石头,这些都是学校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理念的精华。“以人为本”是学校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教育本质,做事先做人,这是古训,无论是生活、友谊还是工作,会做人不仅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往深处走去,道路旁边你能看到“起点”二字,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只有始终摆正自己的姿态不断进取,才能离终点更近一步。
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和音乐传媒学院的同学们是学校最有活力和想象力的一群学子,把“创新是魂”与“创意之魂”送给他们再合适不过了。而对于商学院来说,这里是企业家的摇篮,无数的商界人才和创业精英从这里走出去,在他们奋斗的道路上,“诚信为本”与“人脉是金”是他们应当时刻谨记的八个字。
当你累的时候,去“紫薇园”的小石板路上走走,将是一件惬意十足的事。那里有很多留白的石头,让你有更多遐想的空间。冬日来临时,入口处梅香阵阵,吟诗颂梅。往里走,满园的竹子,一片翠绿。白天,你能看到操场上跳动的身影;傍晚,能欣赏到笛萧爱好者郎朗的乐声。
西区的集友坪上经常能见到城市建设学院的同学们在草坪上进行测绘练习,钢筋水泥架构的高楼大厦未来将在他们手里创造。“万丈高楼平地起”是对他们工作成果的认可,但是大家别忘了后一句“盘龙卧虎高山齐”,同学们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厚积薄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图书馆在学校的最深处,这里馆藏图书丰富,你可以恣意畅游在书海之中。门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个大字让读者赫然于心。“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切己体察,身体力行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才能把书中的知识升华为能力和智慧。
石韵声声,以石扬校。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精心打磨,武昌理工学院的这些石头们已和校园融为一体,成为了美丽环境中一串串闪亮的珍珠,校园里的“石头文化”完美诠释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使人愉悦、催人上进、给人遐想……(毛京荆 张蕾文字 闵翰雪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