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引进
  • 图书馆
  • 信息公开
  • 邮箱系统
  • 校园缴费
  • 智慧校园
  • 学校OA系统
  • English

老网站数据

楚天都市报:武汉高校一特色班毕业生起薪过万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7-06-21 阅读:

武汉高校一特色班毕业生起薪过万

连续五届给校长写感谢信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闻蔚 通讯员刘明杨)“应聘时我们的对手都是‘211、985’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但身为电子创新实验室特色班学生,我们毫不畏惧。”近日,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收到了该校电子创新实验室2017届特色班的“感谢信”。这样的信,赵作斌已经连续收了五年。

电子创新实验室,是该校2008年底投入近百万资金建立、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实验基地,也是展示学生实践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次年,依托该实验室创建的特色班作为非建制班级开始培训学生,目前已经有5届学生毕业。

这个特色班拿奖拿到手软——今年,该校11支队伍参加湖北赛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9支队伍均获得名次,其中省特等奖1个,省一等奖2个,省二等奖4个,省三等奖2个。2015年11月,该校12支队伍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12支队伍均获名次,并拿下国家级一等奖。

毕业生的就业更牛。今年,该班20名毕业生,17人毕业后做工程师,不少学生月薪1万元左右,且大部分去年10月就已签约;另3人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现就职于深圳帝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期还没结束就被升职为项目组长的特色班2017届毕业生黄金说:“我们应聘时只往武大、华科等学校的招聘会跑,跟我一起应聘上的应届生几乎都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不少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技术创业——毕业后去了华硕的马作伟,两年后用赚到的近30万联合班级几名同学创建了沃航(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曾在广东一电子企业工作几年的胡明,现在杭州创办了浙江浙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因此,特色班学生形成了一个传统,年年给校长写感谢信。对此,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说,这充分说明了武昌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成功。“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我校打造电子创新实验室,正是为了培养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老网站数据

CopyRight © 武昌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昌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